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齐鑫
海康威视(002415.SZ)净利润出现下降,这还是近5年来的头一次。
(相关资料图)
日前,海康威视发布年报。2022年,公司实现约831.66亿元,同比增加2.14%;归母净利润约128.37亿元,同比下降23.59%;扣非归母净利润约123.3亿元,同比下降25.02%;同时,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元(含税)。
值得注意的是,海康威视2022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234.4亿元,同比下降约9.1%;归母净利润约39.97亿元,同比下降约31.5%;扣非归母净利润约38.05亿元,同比下降33.8%。
“2022年,全球宏观经济波动加大、地缘政治错综复杂;国内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各方面影响,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挑战。海康威视秉承‘专业、厚实、诚信’的理念,积极审慎地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当前国内经济处于复苏向上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夯实业务基础,注重营收质量,争取有效益的增长。”4月16日,海康威视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同日,海康威视还公布了2023年一季报,财报显示,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62.01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94%;归母净利润约18.11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0.69%;扣非归母净利润约15.5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9.67%。
针对其一季度业绩,上述负责人称:“从整个大环境来看,从去年的二季度开始,商机数受到一些遏制,三季度四季度是逐季下滑的,直到今年一季度受影响还没结束,过了春节以后才看到一些商机在逐步增加,目前来看可能还是要到今年的5月份才会有比较明朗的趋势。”
上述负责人同时表示,随着国内经济处于复苏向上的过程中,整体趋势向好。2023年一季度相对于2022年各季度的营收、净利润逐季下降的趋势已明显收敛。“截止目前,二季度国内增长情况较好,我们相信2023年会逐季向上。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毛利减少 净利润下降
海康威视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专注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司,2010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海康威视的业务可概括为3类支撑技术、5类软硬产品、4项系统能力、2类业务组织和2个营销体系。”海康威视在2022年年报中称。
具体而言,其3类支撑技术包括物联感知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5类软硬产品包括物联感知产品、IT基础产品、平台服务产品、数据服务产品和应用服务产品;4项系统能力包括系统设计开发、系统工程实施、系统运维管理和系统运营服务。
2类业务组织包括3个事业群(公共服务事业群、企事业事业群和中小企业事业群)和8个创新业务(智能家居、移动机器人与机器视觉、红外热成像、汽车电子、智慧存储、智慧消防、智慧安检、智慧医疗);2大营销体系包括国内业务营销体系和国际业务营销体系。
从年报数据来看,海康威视2022年的业绩确实不尽如人意。
毛利率方面,2022年海康威视的毛利率为42.29%,同比减少了2.04%。
其中,海康威视的主业产品及服务实现的营业收入约658.74亿元,毛利率43.74%,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62%;建造工程的营业收入约22.23亿元,毛利率24.74%,同比增加了1.78%;创新业务营业收入约150.7亿元,毛利率38.55%,同比减少了1.95%。
“毛利率受很多因素影响,对海康来说,不同产品线、不同区域、不同行业都会对毛利率带来影响。”海康威视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毛利率是企业在行业内综合竞争力的体现,也与公司的业务选择有关系。海康威视2022年整体毛利率为42.29%,在经济弱势的情况下,公司尽力争取营收增长,部分低毛利的业务机会拉低了整体毛利。2023年公司更注重有效益的增长,第一季度毛利回归到45.17%,一方面是部分业务质量向好,另一方面是公司加大降本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海康威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6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0.0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本年支付职工薪酬增加。”海康威视在年报中称。上述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经营性现金流方面,2022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占净利润比例79.2%,2022年末现金及等价物398.15亿元,公司资金储备较为充足。
再次启动分拆上市
与海康威视2022年营收增速变慢、净利润下降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其分拆上市的动作。
2022年12月28日,萤石网络作为海康威视旗下首家成功分拆上市的子公司在上交所科创版挂牌上市受到外界关注。
“萤石网络的成功上市,是公司内部创业创新的一个里程碑,是公司探索保持创业创新活力的阶段性成绩。”海康威视2022年年报中称。
而据海康威视今年3月发布的公告,公司所属子公司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康机器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获得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受理。
谈及公司分拆上市的策略,上述海康威视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我们从公司长期业务发展的角度来做更多的思考。关于新业务的分拆,我们不会为了分拆而分拆,只有当一块业务发展到和主营业务的独立性很强时才会考虑分拆。分拆后,新业务独立上市融资,其独立性、投融资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创新能力等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海康威视选择分拆上市可以促进被分拆业务的独立发展与快速成长,反过来也可以以合并报表的形式促进母公司海康威视自身业绩与股价、市值的成长,这样作无论对于母公司海康威视还是被分拆上市的子公司而言都是双赢性的利好。”4月15日,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不止海康威视,多家上市企业都有了分拆上市的动作。此前,阿里巴巴(09988.HK;BABA.NYSE)的组织架构变革,旗下业务有可能分拆上市的消息带动了其股价升高。
今年3月,南方航空(600029.SH)发布公告,拟将其控股子公司南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航物流”)分拆至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同月,亨通光电(600487.SH)也发布公告称拟分拆控股子公司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下称“亨通海洋光网”)至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
在柏文喜看来,多家企业选择分拆上市,一方面是国内外资本市场在竞争之下不断开放与成熟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政策面积极鼓励与推动的结果。
“分拆上市是借助资本市场来促进被分拆业务板块独立自主发展和做大做强的重要策略,同时也能促进母公司业绩和市值、股价的持续增长,并和母公司形成资本策应关系。”柏文喜表示。
“从企业战略角度分析,大量A股上市企业不约而同改变内部组织架构的直接目标就是转向分拆上市,其直接原因就八个字——‘实现第二增长路径’,因为分拆上市表面上是企业级资本市场运作,本质上则是企业战略转型的结果。”4月16日,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陈佳认为,尽管国内业界普遍认为调整企业战略架构短期内有利于其分拆上市,且分拆上市反过来又利好其长期战略转型和业务发展,但从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大国科技竞争格局以及中国自主创新和双循环战略角度来看,中资上市公司尤其是科技企业近期分拆上市策略是兼具风险和收益两面性的。
关键词: